三全育人丨弘扬延安精神,赓续红色血脉——《延安红色故事汇》:革命爱情的红色传承
1937年5月,延安的窑洞前春风和煦,罗荣桓与林月琴经人介绍相识。同为走过坎坷婚姻路的革命同志,他们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对理想的执着与对生活的热忱,爱情悄然萌发,不久便在战友的祝福中结为伴侣。没有华美的仪式,只有一碗混着酸菜的汤面条,却盛着两个灵魂对革命家庭的郑重
1937年5月,延安的窑洞前春风和煦,罗荣桓与林月琴经人介绍相识。同为走过坎坷婚姻路的革命同志,他们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对理想的执着与对生活的热忱,爱情悄然萌发,不久便在战友的祝福中结为伴侣。没有华美的仪式,只有一碗混着酸菜的汤面条,却盛着两个灵魂对革命家庭的郑重
在革命斗争中共同生活二十多年的亲人荣桓同志,向我永别了。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忠诚的战士,我失去了最亲密的同志。这些天来,荣桓同志的声容笑貌一直在我眼前浮现,一件件值得怀念的往事一齐涌上心头。我和我们的孩子都感到无限的悲痛。
“老罗,听说陈光同志……”1954年初夏的某个清晨,林月琴端着搪瓷茶缸的手突然顿住。罗荣桓摘下眼镜擦拭镜片,窗外蝉鸣声刺得人心慌:“走了,自焚的。”茶缸磕在木桌上“当啷”一声响,茶叶水溅湿了桌角的《解放军文艺》月刊。这个场景仿佛定格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沉重——当战
1963年12月,罗荣桓的生命已临近终点。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,他始终牵挂着一个人,此人正是毛泽东。罗荣桓再三念叨:“我这辈子,有一件事做对了,就是坚定地追随毛主席。”